国外分布式光伏所占比例情况:德国约为80%,美国和日本约为50%。
自2012年开展光伏产业五位一体创新综合试点工作以来,嘉兴经验已经在全国得到了推广相信随着上述意见和配套措施逐渐落到实处,形成更多更好的嘉兴经验,光伏发电的梦想也会在嘉禾大地早日照进现实。
比如,屋顶资源的协调和落实、融资渠道的建立、投资商及业主的收益保障等等。然而,作为一个新兴事物,在我国不仅百姓自发电尚无足够多成功案例,企业光伏甚至国家光伏项目也面临着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的梦想的确看起来很美。这其中透露出的政策善意不言自明以政府有形之手扫清无形障碍,激发更多社会和市场资源参与光伏发电的信心与活力。当分布式光伏发电普及到千家万户,人们在自家就能建起微型发电站,既节约了用电开支、增加了收入,还丰富了国家能源储备,实现了全社会节能降耗、低碳环保。
此次出台的《加快分布式光伏发电发展的补充意见》,不仅为新建企业项目、工业厂房和民用建筑划出了建设分布式光伏电站的硬杠杠,还提出以县(市、区)为单位建立光伏发展电力交易平台、第三方结算平台和光伏发电电费保障资金池,减少投资方因电费欠缴形成的风险。目前我国生产的光伏太阳能电池组件占全球的55%,享用的太阳能绿电却不到世界的5%。由于年初制定了过高的装机容量目标,刺激了市场的热情,中国地面电站和分布式电站纷纷进入开发圈地的状态,但有关如何保证分布式电费收取的政策法规迟迟未能出台,这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大批地面电站的观望,逐年下降的地面电站补贴不如即将出台的分布式补贴高,因而,不少地面电站项目推迟了进度,等待分布式的补贴情况再决定开工与否。
在11家光伏硅片电池组件企业中,有7家实现盈利,翻倍增长。然而,9月分才肯露面的新政,显得相对滞后了,在A股上太阳能板块脆弱的复苏经不起太久的等待,整体板块空前低迷。由于潜存并网及用户自身问题,通常难以达到预期发电量,大大降低了项目收益水平预期。A股上市公司海润光伏一位高管透露。
市场分析人士认为,政策思路进一步理顺,市场全面扩容在即,光伏全产业链公司有望竞相受益。如果参照地面电站实行统一标杆上网电价,则意味着补贴移至前端。
融资跟不上9月份出台的分布式光伏发电新政,通过进一步理顺电价补贴这一关键杠杆因素,将大力推动中国分布式光伏项目商业模式的成熟整合动力不足虽然有提升行业集中度的空间,不过现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正在转变,随着国内外下游电站的建设,对上游原材料和组件的需求正在增加,这种情况并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整合。据光伏市场调研公司NPDSolarbuzz统计数据,薄膜和高效晶硅组件的供应量将从2014年的5.3GW增至2018年的14.5GW。经过前几年的激烈竞争,包括欧美双反带来的冲击,光伏企业尤其是多晶硅制造企业已经淘汰了大部分企业,产业集中度、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
仅从国内投资光伏电站规模看,未来的需求情况就可见一斑,本报此前曾报道,2014年下半年仅海润光伏、保利协鑫、恒大地产、中国民生投资有限公司几家目前计划投入的资本就达上千亿之多,而这股光伏电站的建设大潮仍在不断扩张。他还表示,目前市场上分布式电站项目所占的光伏电站项目也很多,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分布式电站的很多业主都是分散的住宅小区或用电单位,规模小、分布散,大规模集中生产有一定难度,不适合大企业生产,需要相当数量的小规模企业完成订单,从这个角度看,要完成产业集中度也是有难度的。张心认为,由于市场需求增加,给一些中小组件生产商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些企业此时并不愿被整合。先进的晶硅电池概念预计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
不过王润川同时表示,目前多晶硅企业整体集中度还有上升可能,保利协鑫2015年计划增加2.5万吨产能,目前多晶硅企业开工率两极分化明显,如保利协鑫一类的大型企业还在扩产,而一些中小企业正在被加速淘汰出局,如之前中铝股份就宣布剥离亏损的四家硅产业公司。开工率两极分化工信部2014年最后一天推出重磅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制定的目标显示,到2017年,多晶硅行业中前5家企业产量要占全国80%以上,电池组件行业前10家企业产量要占全国70%以上。
然而,目前较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项目是甘肃武威市300兆瓦光伏发电项目,总投资30亿元,年发电收入超过4.3亿元,以此计算需要8年时间收回成本(未考虑损耗)。据记者了解,截至去年12月,共有180家光伏企业进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准入名单,大部分为多晶硅、电池、组件制造企业,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还可能有其他企业进入准入名单。
其他如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万吨、洛阳中硅1.1万吨、大全新能源石河子6150吨,仅四家企业的产能已经占到去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的70%以上。此外,光伏组件也正在经历产品结构调整,业界调研报告显示市场对高效产品的需求增加,预计2015年高效组件产品出现缺货情况,其中包括单晶高效电池组件和高效多晶电池组件。2015年后,已知的先进晶硅组件供应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200%,到2018年达到7.6GW。据OFweek太阳能光伏网数据显示,以有效产能计算,江苏中能硅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每月多晶硅产量超过千吨,为天合光能、晶澳太阳能、尚德电力、阿特斯等太阳能企业提供七成以上的高纯多晶硅原料,公司与这些企业签订了8-15年的长期供应协议,提供总量达15.4GW,总额达237亿美元的供应合同。而在电池组件方面,记者了解到位于前几位的光伏企业分别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阿特斯阳光电力、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昱辉阳光、海润光伏、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王润川表示,在电池组件方面,2014年中国前五大组件厂也是全球前五大,总产量超过15GW,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去年此五家产量只有11GW不到,今年同比增长近40%,同期全球市场只有约20%,市场整合还是比较明显的。
上述行业人士张心认为。资深行业内人士张心(化名)对记者表示。
据了解,根据能源局发布的《关于下达2014年光伏发电年度新增建设规模的通知》,今年湖北省新增光伏发电建设规模40万千瓦,其中分布式光伏20万千瓦,光伏电站20万千瓦。但张心却认为,随着国家屡屡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政策,以及国内外下游电站项目的增加,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正在增加,现在需要的是加强竞争,而不是通过政策扶持形成大型企业。
华澳信托产业金融研究所王润川对记者表示,保利协鑫旗下的江苏中能作为国内最大的多晶硅制造企业,其产能早就占到国内的一半以上。尽管如此,工信部在2014年最后一天还是提出了新目标:未来三年内,光伏行业多晶硅和电池组件产量集中度分别要提高到80%和70%以上。
2014年全年只有18家多晶硅企业开工,多晶硅产业整体开工率不到80%,仍有提升的空间和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动力,但是希望更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较长的投资周期也使光伏的发展充满未知。虽然目前确切的光伏行业集中度尚未有数据出炉,但多位行业内人士认为整体行业尤其是多晶硅产业集中度较高,不过还有提升空间。王润川对记者表示,大型企业目前也在做分布式光伏项目,但是由于未来投资收益尚不明显,因此并不敢大规模投入,目前的分布式项目一般在5兆瓦以上才考虑,而1兆瓦则需要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可用屋顶
较长的投资周期也使光伏的发展充满未知。而在电池组件方面,记者了解到位于前几位的光伏企业分别是英利绿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阿特斯阳光电力、晶澳太阳能、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昱辉阳光、海润光伏、亿晶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
但张心却认为,随着国家屡屡出台支持分布式光伏电站的政策,以及国内外下游电站项目的增加,对上游原材料的需求也正在增加,现在需要的是加强竞争,而不是通过政策扶持形成大型企业。王润川表示,在电池组件方面,2014年中国前五大组件厂也是全球前五大,总产量超过15GW,占全国产量一半以上,去年此五家产量只有11GW不到,今年同比增长近40%,同期全球市场只有约20%,市场整合还是比较明显的。
他还表示,目前市场上分布式电站项目所占的光伏电站项目也很多,国家也在大力支持,分布式电站的很多业主都是分散的住宅小区或用电单位,规模小、分布散,大规模集中生产有一定难度,不适合大企业生产,需要相当数量的小规模企业完成订单,从这个角度看,要完成产业集中度也是有难度的。2014年全年只有18家多晶硅企业开工,多晶硅产业整体开工率不到80%,仍有提升的空间和提高行业集中度的动力,但是希望更多通过市场化的手段。
王润川对记者表示,大型企业目前也在做分布式光伏项目,但是由于未来投资收益尚不明显,因此并不敢大规模投入,目前的分布式项目一般在5兆瓦以上才考虑,而1兆瓦则需要一万平方米以上的可用屋顶。开工率两极分化工信部2014年最后一天推出重磅政策:《关于进一步优化光伏企业兼并重组市场环境的意见》,制定的目标显示,到2017年,多晶硅行业中前5家企业产量要占全国80%以上,电池组件行业前10家企业产量要占全国70%以上。其他如特变电工新疆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1.7万吨、洛阳中硅1.1万吨、大全新能源石河子6150吨,仅四家企业的产能已经占到去年国内多晶硅产量的70%以上。经过前几年的激烈竞争,包括欧美双反带来的冲击,光伏企业尤其是多晶硅制造企业已经淘汰了大部分企业,产业集中度、市场化程度都比较高。
2015年后,已知的先进晶硅组件供应商市场规模预计将增长200%,到2018年达到7.6GW。尽管如此,工信部在2014年最后一天还是提出了新目标:未来三年内,光伏行业多晶硅和电池组件产量集中度分别要提高到80%和70%以上。
张心认为,由于市场需求增加,给一些中小组件生产商提供了生存空间,这些企业此时并不愿被整合。据记者了解,截至去年12月,共有180家光伏企业进入工信部《光伏制造行业规范条件》的准入名单,大部分为多晶硅、电池、组件制造企业,有业内人士表示未来还可能有其他企业进入准入名单。
先进的晶硅电池概念预计将占据更大的市场份额。整合动力不足虽然有提升行业集中度的空间,不过现在光伏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正在转变,随着国内外下游电站的建设,对上游原材料和组件的需求正在增加,这种情况并不太适合进行大规模整合。